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22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
一、中国船舶集团简介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央企,是世界第一造船集团,拥有36家科研院所、6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名工程院院士,目前资产总额8614亿元,旗下113家成员单位遍布在全国23个省市及地区,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3家驻外机构。
在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中国船舶集团再次荣获考核A级,排名中央企业第12名,比2019年历史最好排名26名又提升了14名。自2019年实施联合重组以来,中国船舶集团已连续两年获得业绩考核A级,经营业绩持续改善,考核排名大幅提升,重组整合成效显著。2020年中国船舶集团新接船舶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
企业使命: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
产业方向: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
战略目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在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船舶集团先后孕育形成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伟大精神,涌现出1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个“时代楷模”集体等。
中国船舶集团是中国海军武器装备建设的主体力量,自主研制了航空母舰、核潜艇、大型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等一大批装备,有力推动了中国海军武器装备跨代跃升和体系化发展;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力量,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世界首艘深海智能渔场等高技术装备。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及相关领域科研实力国内最强,落实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着力发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技术与装备,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10909米,实现了中国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自主研制的具备双向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中国船舶集团发挥船舶海工技术溢出效应和装备制造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应急装备、新材料、特种气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出风帆蓄电池、海装风电等一批行业领先型企业。
中国船舶集团持续扩大开放,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多个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开花,各类产品出口到5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行研制的高端海洋防务装备远销亚洲、非洲、拉美等多个友好国家。
二、招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单 位 |
序号 |
单 位 |
1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0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
2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41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3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42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4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43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5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44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6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45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
7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46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 |
8 |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47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 |
9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4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10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49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所 |
11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50 |
中船重工(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
12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5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13 |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52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南京) |
14 |
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
53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扬州) |
15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54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五所 |
16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55 |
中国船舶七二五所厦门材料研究院 |
17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56 |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1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 |
57 |
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
19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58 |
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 |
20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59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21 |
重庆前卫表业有限公司 |
60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六所 |
22 |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61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六〇所 |
2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62 |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
24 |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63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25 |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64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
26 |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65 |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7 |
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66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28 |
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第七研究院) |
67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29 |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
68 |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30 |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
69 |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31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
70 |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32 |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
7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33 |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72 |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
34 |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无锡分部 |
73 |
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 |
35 |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74 |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36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75 |
中船重工奥蓝托无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37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昆明分部 |
76 |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3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77 |
北京瑞驰菲思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39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所 |
78 |
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三、招聘专业
专业/学校 |
大连理工大学 |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合计 |
|
海洋工程类 |
19 |
36 |
10 |
65 |
核工程类 |
0 |
1 |
1 |
2 |
航空航天类 |
1 |
3 |
0 |
4 |
工业工程类 |
1 |
1 |
0 |
2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0 |
1 |
0 |
1 |
机械类 |
36 |
39 |
6 |
81 |
能源动力类 |
27 |
29 |
1 |
57 |
兵器类 |
1 |
4 |
0 |
5 |
材料类 |
14 |
21 |
5 |
40 |
数学类 |
0 |
3 |
1 |
4 |
电气类 |
9 |
31 |
3 |
43 |
电子信息类 |
3 |
34 |
4 |
41 |
自动化类 |
7 |
30 |
7 |
44 |
计算机类 |
11 |
21 |
4 |
36 |
物理学类 |
1 |
0 |
0 |
1 |
交通运输类 |
4 |
5 |
0 |
9 |
力学类 |
3 |
5 |
0 |
8 |
仪器类 |
3 |
8 |
3 |
14 |
土木类 |
0 |
1 |
0 |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1 |
1 |
0 |
2 |
建筑类 |
1 |
2 |
0 |
3 |
化学类 |
7 |
19 |
7 |
33 |
设计学类 |
2 |
1 |
0 |
3 |
经济学类 |
2 |
0 |
0 |
2 |
经济与贸易类 |
3 |
0 |
0 |
3 |
法学类 |
1 |
1 |
0 |
2 |
其他 |
0 |
1 |
0 |
1 |
合计 |
157 |
298 |
52 |
507 |
四、进校招聘时间、地点
集中面试时间:2021年9月17日8:30-11:30
集中面试地点: 刘长春体育馆
五、简历投递方式
本次招聘主要通过网上接收简历。2022届高校毕业生请登陆智联招聘查询招聘单位和岗位信息、投递简历、接受在线测评,并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通知参加面试及后续程序。
2021年9月8日